7月23日,國務院通過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將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為準確理解條例精神,記者采訪了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負責人。
問:為什么要制定該條例?
答:節約能源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筑業是能源需求增長較快的領域,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高達18-20億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目前,建筑能源消耗已經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27.5%,民用建筑節能潛力巨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用建筑節能工作。國務院領導對民用建筑節能工作曾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研究制定節能規劃、措施和制度。盡管我國的民用建筑節能工作起步較晚,但通過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保障新建建筑符合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和促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對實現我國節能優先的發展戰略和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一是,新建建筑尚未全部達到民用建筑節能標準。根據原建設部對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實施情況的調查,全國按照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建造的民用建筑項目,2004年僅為20%,2007年為71%,仍有近30%的新建建筑尚未達到民用建筑節能標準。
二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舉步維艱。由于既有建筑存在產權形式多樣、結構形式復雜、改造標準不一、改造費用籌集困難等諸多因素,從全國來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展緩慢。
三是,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節能激勵措施。目前,對民用建筑節能在補貼、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激勵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節能工作推進十分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迫切需要通過立法,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和措施,加強對民用建筑節能的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問:為什么條例在適用范圍上只調整民用建筑節能,不調整工業建筑節能?
答:我國房屋建筑分為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民用建筑的能源消耗,是指民用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因此,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筑節能,是指在保證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動。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等其他公共建筑。其中,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為大型公共建筑。
本條例不調整工業建筑節能。工業建筑的能源消耗,與產品的生產工藝密切相關,一般都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屬于工業生產用能的組成部分。由于工業建筑的能源消耗與產品的生產成本密切相關,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利潤,在工業建筑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據計算,工業建筑的能源消耗占工業生產用能的比例很小,不足10%。按照國際慣例,對于工業建筑不制定統一的節能標準,工業建筑節能主要是依靠企業自身節能的積極性和市場機制來調節。
問:針對新建建筑節能管理的問題,條例在不增加新的行政許可的前提下,是如何實現全過程監管的?
答:加強對新建建筑的節能管理,是從源頭上遏制建筑能源過度消耗,防止邊建設高能源消耗建筑、邊進行節能改造的有效途徑。為此,條例在不增加新的行政許可的前提下,對新建建筑節能實施全過程的監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在規劃許可階段,要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進行規劃審查時,應當就設計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征求同級建設主管部門的意見;對于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予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是,在設計階段,要求新建建筑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必須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應當按照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經審查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
三是,在建設階段,建設單位不得要求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違反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施工;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及其注冊執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工程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不執行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有權要求其改正,并及時報告。
四是,在竣工驗收階段,建設單位應當將民用建筑是否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作為查驗的重要內容;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
五是,在商品房銷售階段,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購買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六是,在使用保修階段,明確規定施工單位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對發生質量問題的保溫工程負有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問:為了加強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條例對民用建筑節能規定了哪些政策扶持和經濟激勵措施?
答:條例有關民用建筑節能的政策扶持和經濟激勵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資金支持。要求有關政府應當安排民用建筑節能資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節能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既有建筑圍護結構和供熱系統的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及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節能項目的推廣。
二是,金融扶持。規定政府應當引導金融機構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及民用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等項目提供支持。
三是,稅收優惠。明確民用建筑節能項目依法享受稅收優惠。